鋁工業典型危廢高溫物相重構資源化利用技術與裝備。科技成果針對炭基廢陰極、硅鋁基廢槽襯和鋁基二次鋁灰等典型鋁工業危廢。開發了鋁電解炭基廢陰極資源化利用技術及裝備、鋁電解硅鋁基廢槽襯資源化利用技術及裝備和鋁基二次鋁灰資源化利用技術。
11月24日上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承擔的“鋁工業典型危廢高溫物相重構資源化利用技術與裝備”科技成果評價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兼科技部主任張洪國主持會議,礦冶集團副總經理戰凱、副總經理馬彥卿出席會議。評價專家組由邱定蕃、孫傳堯、黃小衛等7位從事冶金工程、礦業工程和環保工程領域的院士和同行業專家組成,在聽取項目匯報和審閱有關技術資料基礎上,認為該成果原始創新性強,具有很好推廣應用前景,整體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中國是鋁制造和消費大國,近年來電解鋁產量和消費量長期處于世界首位,其中2019年中國電解鋁產量3504萬噸,達到世界電解鋁總產量的57%。然而,電解鋁和鋁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產生了亟待處理的大量危廢。按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此類危廢的危險特性為毒性和易燃性。
歷經十余年,在國家“固廢資源化”重點研發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山東省重大創新技術專項以及礦冶科技集團重大科研基金項目、面上基金項目的支持下,該項目組通過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優化、專用裝備研制、工業試驗驗證等整體創新,以鋁工業典型危廢資源化與協同處理為目標,開發了鋁電解炭基廢陰極資源化利用技術及裝備、鋁電解硅鋁基廢槽襯資源化利用技術及裝備和鋁基二次鋁灰資源化利用技術。
該成果首次提出和創建了炭基廢陰極隔氧連續超高溫資源化利用方法,研制了隔氧超高溫連續電煅爐;首次開發了硅鋁基廢槽襯高溫熔融玻璃化處置技術,研制了含氟硅鋁基廢槽襯富氧逆流平吹玻璃化窯爐;研發了鋁基二次鋁灰二步法制備耐火材料技術;開發了鋁工業典型危廢協同處理技術,實現了鋁工業典型危廢的全部資源化利用。
以黃小衛院士為組長的評價專家組在聽取項目匯報和審閱有關資料并進行質詢、討論后,一致認為:“鋁工業典型危廢高溫物相重構資源化利用技術與裝備”科技成果針對炭基廢陰極、硅鋁基廢槽襯和鋁基二次鋁灰等典型鋁工業危廢,實現了碳、氟、鋁、鎂、硅等全組分的資源化利用,獲得了較高附加值的石墨碎、焦炭、棕剛玉和玻璃化產物等產品,技術創新程度高;所得到的產品均滿足國家有關標準要求,技術經濟指標先進。
該成果開發的技術與裝備是鋁工業危廢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急需的核心技術及裝備,解決了鋁工業典型危廢難以清潔處置和高附加值綜合利用的技術難題,顯著提高了鋁行業危廢處置技術水平,社會、環境效益顯著,經濟效益明顯,對推動鋁行業環保科技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參加本次評價會的還有項目參與單位山東宏橋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濱州市宏通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以及其他長期關心該技術成果的地方主管行業協會和國內鋁工業行業企業的30余名代表。評價會結束后,多方就該科技成果后期的市場調研、標準制定、產能擴大等推廣應用事宜進行了深入具體的交流,均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