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買新能源小車圖的就是一個低價、方便。但隨著這兩年這類不過幾萬塊的新能源小車爆發式增長,該細分市場開始出現產品質量安全參差不齊的現象。而針對這一情況,新能源制造商們想盡了一切辦法展示技術、闡述原理來強調產品安全,可這樣的“宣講”既不直觀,也沒有說服力。而身為傳統車企的奇瑞想出了個好辦法,那就是直接把奇瑞小螞蟻和競品車型給徹底拆了,把整個車身的用料、結構全部展示給消費者。
其實在對奇瑞小螞蟻進行拆解之前,奇瑞就對這新能源小車進行了多次大膽的實驗。其中“鋁行艙”極限抗壓挑戰,顧名思義,這抗壓挑戰就是讓車輛承受壓力極限值,奇瑞先是把小螞蟻當成了承重支點,將一輛5噸重的GMC軍用卡車懸掛在吊臂的一側,讓6名壯漢復刻了阿基米德杠桿原理,將卡車拉升了起來。
另一次挑戰更是夸張,奇瑞將兩臺小螞蟻與兩臺無界Pro作為承重平臺,將一臺30噸重的坦克放置于車頂的平臺之上完成托舉,而就是這幾萬塊的新能源小車在兩次抗壓挑戰中都沒有辜負期望,包括A柱、B柱等關鍵部位都沒有發生畸變,結構安全可見一斑。
而到了現在的“拆車對比”,我們才知道為什么奇瑞小螞蟻會被稱為“鋁行艙”,除了是一個諧音梗之外,還在于其真正使用了全鋁車身結構,這除了會帶給車輛出色的剛性、防撞能力與抗扭能力,也將通過這些輕量化鋁材料以整車減重的方式進一步降低新能源小車的耗電量。
此外,我們還發現,即便是未使用鋁制材料的外觀覆蓋件,奇瑞小螞蟻還是堅持了輕量化標準,采用了實際強度超過鋼制材料的高分子復合材料,其在熱穩定性、耐用性等方面都表現得足夠出色,并同樣能為全車10-20%的“瘦身減重”做出貢獻。
在一些關于車身安全與碰撞安全的關鍵部位,奇瑞小螞蟻也是做到了“重拳出擊”。在車頭,其使用了W構型打造的寬大防撞梁并配以六邊形散熱器框架,這些結構都能夠有效緩解意外碰撞中對車身本身造成的能量沖擊;在車尾,其除了矩形防撞梁外,還在電機外專門提供了籠形保護結構以配合防撞梁分散意外碰撞中的沖擊力,從而保障車身與核心硬件的綜合安全。
當然了,退到全車全鏡頭,我們見到了多腔封閉截面全鋁型材結構環-籠狀立體空間創新車身架構,也在車頂邊梁中采用了十字架形“隼骨型多腔截面結構”,在提升邊梁強度的同時,也再度強調輕量化,在安全設計環節實現了一舉多得。
另外,比起大多數同級車型在車頭所采用的傳統金字塔狀吸能盒,奇瑞小螞蟻也在防撞梁后應用了封閉截面型材分段漸進潰縮式前縱梁,多邊形設計+變形引導的組合,解釋了為什么它能夠在5噸承壓、30噸托舉這樣的極限挑戰中全身而退。
總結:
不同于那些一擁而進的新勢力,奇瑞在微型通勤車、新能源小車市場可是耕耘已久,而能夠在奇瑞小螞蟻這樣的低門檻車型中投入高成本的輕量化全鋁車身,不僅是為了賣車,也是為了承擔一個大企業的社會責任,讓賣車、用車、行車都能先做到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