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范行動”啟動以來,中鋁鄭州有色金屬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研究院”)通過實施一系列具有自身特色的改 革舉措,蹄疾步穩全 面加速深化改 革進程。截止2021年底,共制修訂45個制度,開展科技研發項目106項,成功申報國家項目4項,省市項目3項;制修訂標準71項;完成專 利申請170件;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完成重大創新成果8項,科技創效3.06億元,全 面完成“科改示范行動”各項目標任務。
鋁業網
黨 建引 領是第 一責任
鄭州研究院始終將黨的領導貫穿改 革發展全過程,堅持以高質量黨 建引 領保障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將黨的建設與公司改 革發展緊密融合,健全完善“黨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管理事項清單”,明確了黨 建與中心工作6個方面15個融合點,建立了39個黨員示范崗、20個黨員責任區,實施“兩帶兩創”項目26個,引導全員理解改 革、支持改 革、投身改 革。
高質量發展是第 一要務
積極推動董事會建設。在所屬子企業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外部董事占多數的基礎上,2021年11月,鄭州研究院設立外部董事占多數的董事會,制修訂了《董事會議事規則》等16項配套制度。
積極推動產業快速發展。成立精細氧化鋁事業部,實現了產品研發、生產制造與銷售服務一體化運行。2022年1-5月份,精細氧化鋁產量同比增長9.2%,利潤同比增長38%。主 導產品產能提升40%,產量、銷量同比分別提升77%、155%。
積極推動組 織架構優化。構建“小機關、大服務”格局,實行“雙向選擇、能者優先、動態調整”,優化精簡職能部門50%,中層人員36.4%,管理人員35.5%。
創新機制是第 一動力
完善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鄭州研究院本部全 面實施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對經理層成員職責范圍、業績指標、考核方式、薪酬兌現、退出機制等進行契約化約定。建立經理層成員“紅黃牌”退出機制,推行管理人員選聘競聘,加強考核結果運用,實施末等調整。2021年,所屬子公司鄭州海賽陶瓷成為中鋁股份首批職業經理人試點單位后,主營產品產銷量同比增加276%、營業收入同比增幅96%。
完善市場化用工和薪酬分配機制。開展定崗定編和崗位價值評估,針對研發、產業、營銷、管理分類制定績效考核分配辦法。2020-2021年,中層管理人員同職級之間收入年均Z大差距為5倍、普通員工之間平均收入年均Z大差距為3倍,充分激發了干部員工積極性。
完善科技激勵約束機制。以科技創新、科技創效為導向,不斷完善研發科技人員“基本薪酬 業績薪酬 激勵薪酬”為一體的激勵體系。科研人員前50位平均收入高于職能管理部門中層管理人員平均收入水平,Z高收入超出院領導收入。此外,產業板塊完善了銷售人員底薪+提成工資機制,產品產銷率明顯提升。
人才隊伍是第 一資源
頂層設計,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了人才管理、培養發展、考核激勵等11項相關制度。制定了到“十四五”末培育10名科技領 軍 人才、30名專業學術帶頭人、100名創新型青年精英人才的科技人才“131工程”規劃目標。
搭建平臺,加快青年人成長成才。制定了《加快青年科技人才培養管理辦法》,明確了教育培訓、人才成長梯隊建設、人才評價激勵等17條具體措施。設立青年研發人員自主研發基 金,建立院領導與博士一對一服務機制,完善優化五級工程師制,暢通職業發展通道。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讓青年人才去高校、進工廠,開闊眼界,增長經驗。
機制保障,推動科技人才創新創效。完善科技項目管理、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產權管理等制度,實施項目揭榜掛帥。建立協同創新機制,產學研用相結合,加強戰略合作。與鄭州大學、中南大學等建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共同開展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目前,鄭州研究院擁有碩士博士研究生147人,國家省市級各類人才19人,中鋁集團首 席工程師4人,高 級工程師以上134人,科技研發及工程技術人員294人,占比79%,基本形成了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